福建光泽德顺酒业有限公司
郑友忠:用良心酿酒 以善心助人
来源:中国食品报 | 作者:王朝强 高运德 | 发布时间: 2167天前 | 185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      走进福建光泽德顺酒业有限公司灌装车间,一股酒香迎面扑来,六七位身穿白大褂的女工正在生产线上熟练地操作着,注酒、封盖、装箱,一气呵成。该公司“闽源春”系列白酒在这里完成了最后一道生产工序。
  “为了用品质赢得市场,我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前进。”6月4日,公司董事长郑友忠说。

  德顺酒业创建于1992年,经过20多年的“摸爬滚打”,如今的德顺酒业已经是一个年产白酒近2000吨,经营包括米香型白酒、蛇酒等多个系列产品的食品企业。2016年,公司获得福建省著名商标等荣誉。
image.png
  诚信立足  品质为本
  说起办酒厂,郑友忠说,当初进入白酒行业,自己完全是个门外汉,对酒的了解仅限平常喝过那么简单。也难怪,郑友忠出道是干建筑的,上世纪70年代,他从福建沿海福清老家的一家建筑企业派驻到福建光泽县,1994年,他开始进入房地产行业。说到与酒厂结缘,郑友忠回忆,那是从给客户送酒开始的。原来,郑友忠出差总会带上一些光泽本地产的米香型白酒送客商。没想到这些本地酒却很受客商欢迎,也让郑友忠看到了市场商机。
  想干就干。2004年,郑友忠从马来西亚华侨手中收购了光泽本地的德顺酒厂。这个厂虽有十几年的酿酒历史,但因经营不善,面临倒闭。
  刚接手那几年,虽然酒的品质不错,但知名度小,德顺酒的销量一直上不去。郑友忠说,那时候一年的营业收入还不够给工人发工资。为了走出“深巷”,郑友忠想出了两个对策:一是改变产销定位,与老酒厂市场定位相反,郑友忠加大了市民更能接受的米香型白酒生产,减少小众的蛇酒生产;二是狠抓营销,主动出击打“人海战术”,雇用大量的销售人员,提供免费送货上门品尝服务,且主打中端市场。
  有付出总有收获,经过几年的销售低迷期,“深巷”里的德顺酒开始慢慢走上大众餐桌。“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,消费者慢慢喜欢上了德顺白酒的味道。”郑友忠说,“大概是在2010年后,酒的销量开始有了起色,市场就慢慢打开了。”如今,仅德顺酒业生产的“闽源春”系列白酒年销售量就达千吨。
  “除了在产品定位和营销上下足功夫,酒的品质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。”郑友忠说,“酒品如人品,需要用良心去酿造。”
  在公司位于华桥乡的基酒车间,车间大门口的“诚信立足,品质为本”八个大字很是醒目。为了从酿造源头保证酒的品质,德顺酒业从2007年开始,先后投资5000万元建造了年产上千吨白酒的基地。
  光泽县地处武夷山脉北段闽江源头的富屯溪畔,这里山清水秀,风光旖旎,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有28万亩森林和10万亩缓冲区在境内。该县森林覆盖率达79.5%,是国家级生态县,大气和水环境质量分别达国家一级和二级标准。特别是地下丰富的矿泉水,是酿酒的好原料。郑友忠说,当初基酒车间选址在这里,也是看上了这里得天独厚的环境。“水是酒中之血,米是酒中之肉”,为了提高酒的品质,公司打了3口百米深的水井,酿酒用水全部取自距离地表百米之下。
  有了优质的原材料,但无“巧妇”也难成好酒。德顺酒业目前拥有高级酿造工程师2人,品酒师2人,设备工程师2人,酿造技师8人,检验员、化验员8人,正是这一双双巧手,把水和大米变成了醇香的白酒。其中,公司年逾80岁的高工倪泽惠,有着60年的酿酒经验,如今依旧坚持在生产一线,负责产品质量把关。
  技术是一个企业的生命。2016年9月,德顺酒业与天津科技大学达成战略合作,并签订协议,通过技术引进,不仅有效提升了米香型白酒的口感,还将出酒率提高了5%至10%。
  传统酿造工艺结合现代科研成果,“闽源春”系列白酒以其色香味特色,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。2015年9月,该产品被福建省酒业协会、福建省旅游协会评为“福建省首届商务、旅游、婚庆十大品牌酒”;2011年至2017年,“闽源春”白酒参加湘、鄂、赣、桂、渝、闽六省区市酒业协会质量检评活动,其中6年连续获得金奖。
image.png
  怀慈善心  做公益事
  几十年来,郑友忠心怀慈善,慷慨捐资,乐于助人。今年69岁的郑友忠,除了担任光泽德顺酒业公司董事长外,还是光泽县万福房地产公司董事长、南平市侨联副主席、光泽县侨联名誉主席和光泽县慈善总会副会长。
  多年来,他成功不忘回报光泽当地,不忘一个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,先后捐资近千万元做慈善。光泽池湖村商周文化遗址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,范围内的天瑞山寺庙是当地的文化保护遗产和县里著名的旅游景点。因为资金问题,很多需要保护的设施没有办法维修。2000年后,经县民族宗教局牵线,他先后捐款40多万元资助这个寺庙用于文物保护。2005年,光泽县医院兴建的医疗综合大楼,由于县财政建设资金困难,后续资金无法保证。他作为建筑承包方垫资兴建,最后还在县政府的协调下,将欠款790万元转为捐赠资金。虽然这么大笔的捐赠造成了他自己资金周转困难,但他说,医院是当地社会重要的公益事业,作为企业做点贡献是应该的。2017年,光泽县开展精准扶贫活动,很多贫困村需要资助,他出资10万元作为县侨联扶持贫困村资金。
  对于一些重大的灾害,不管是县内还是县外,他都是积极捐款,不落人后。2008年5月12日,四川汶川地区发生强烈地震,他从电视报纸上看到消息后,捐款10万元;2010年,光泽发生“6.19”特大洪灾,城乡基础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,他捐资10万元,用于帮助受灾乡村群众恢复生产生活。
  做慈善是郑友忠人生的一件大事,无论事情大小,他都乐于帮助。2013年,南平市成立慈善总会,推选他任副会长,他首先捐出50万元作为慈善基金。县里成立慈善总会,他也任副会长,积极带头,先后捐出20万元。此外,县里的许多社会公益事业,只要找到他,他都乐于捐助,如修桥开路、城市建设、扶危济困等。2008年,他了解到一个小姑娘正读初中,家中出现很大变故,造成了生活困难,学费都没办法交。于是他马上决定资助这个女孩的学费,并一直资助到这女孩子大学毕业,前后共资助约5万元。一位患重病的下岗职工,家中没钱,走投无路来求助于他。他二话没说,当场捐助1万元给他治病。一位在外地居住的老退休工人回光泽来玩,因晚上走路不慎摔倒住院。当时身上没有多余的钱,家中又比较困难,正为医疗费而发愁。他知道后,马上捐助2万元给这位老工人作为医疗费。
  “常怀慈善之心,乐做公益之事”,这是很多人对郑友忠的评价。郑友忠个人生活俭朴,为人行事低调,但做慈善却很热心。2013年11月,他被中国侨联和国务院侨办授予“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”称号;2013年12月,被光泽县人民政府授予“慈善大使”称号;2015年12月,被光泽县人大评为“2012-2015年度优秀人大代表”。
  (通讯员 高德运 本报记者 王朝强)